中国数学教育

名校风采

  • 辽宁省抚顺市第六中学

    <正>辽宁省抚顺市第六中学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老牌市属重点高中,并且是一所艺术特色学校,郭沫若先生曾亲自为学校题词。名师云集在校园,保证了教学成果的稳步提升。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19人,教师176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8人,一级教师115人,初级教师24人,研究生20人,其中省、市级骨干教师50多人。学校拥有一流的办学环境和条件,教学楼、体育馆、塑胶跑道等设施一应俱全,数字化实验室、多媒体校园网、多功能教学录播系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成才发

    2017年08期 No.17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5K]

教学研究

  • 基于脑科学与学习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探索

    张维佳;

    运用脑科学与学习的知识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是科学地提高教与学效能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在认识大脑发育、发展规律以及认知活动规律的前提下,结合数学学科与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创设适于大脑学习、促进大脑发展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也会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科学而有效.以等差数列为例,剖析基于脑与学习的知识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探索.

    2017年08期 No.172 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K]
  • 相似题组教学让数学课堂“美”起来

    郭建华;龙艳文;刘权华;

    以相似题组教学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反思和诊断问题的好习惯,发挥相似题组教学的功能,打造美丽数学课堂.

    2017年08期 No.172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 基于“题组教学”的高三复习课设计——以“二次函数恒成立问题”为例

    范世祥;

    题组教学,即把相关联的知识和方法通过精心设计,变成一系列问题或题组,利用它们组织课堂教学.以"二次函数恒成立问题"为例,探究试题解法,形成一题多解,展示数学问题解决的多元化;突出一题多变,展示数学问题的可变性;最后通过对问题的化归,强化一题多用,揭示问题的本质.据此可知:数学问题的解决,应多关注其本质,以期更好地理解数学.

    2017年08期 No.172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 例谈数学复习应重视回归教材

    何伟军;

    回归教材,不能只有心动,行动才是最重要的.重视教材例题和习题的通性、通法,重视阅读教材,重视教材例题和习题的变式、组装和改造,重视串联教材内容,构建数学知识的网络,以不变应万变.

    2017年08期 No.172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 数学习题的高认知教育功能

    吴跃忠;郑璇;

    在界定数学习题的模型化功能、模式化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基础上,以一道高考试题为例,解析这三种功能的具体形成过程和教育价值,指出当前挖掘数学习题教育功能失之偏颇.

    2017年08期 No.172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K]
  • 运用教学追问,启迪学生数学思维

    徐群;

    课堂教学提问中的追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形态,在数学课堂中要应运用好追问,以认清学生数学学习的真实现状,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文章从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的必要性、运用追问启迪学生数学思维、追问时要注重学生的反馈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从让学生认清自己的思维障碍、让学生在辨析中深刻思维、让学生在比较与评价中提升思维水平三个侧面列举了教学实例.

    2017年08期 No.172 20-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 教学设计要以理解数学为前提——以“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为例

    周德明;奚勇斌;

    一堂好的数学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而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必须要以理解数学为前提.它要求设计者能理解、掌握丰富的数学学科知识,包括数学概念的本质,前后章节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以及教学的重、难点.

    2017年08期 No.172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 关于大学先修课“微积分”教学的实践与感悟

    薛玉财;

    大学先修课旨在探索加强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形式,为不断深化我国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先行、先试.大学先修课尚处在试点阶段,诸多方面的探索还在进行之中.通过自己从事大学先修课"微积分"的教学经历,总结了一些做法及感悟.

    2017年08期 No.172 27-2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 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的载文分析

    高瑞荣;王西亚;

    对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2006—2015年)转载的191篇普通高中数学教学设计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教学设计研究形成了以一线中学为主,教研机构和师范类院校为辅的研究主体格局;形成理论、理论应用、实践案例和实证研究的多元化研究层次;结合数学史等理论、以函数课程为主线、探讨问题设计和教学目标等是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者重点关注的主题.未来数学教学设计研究方法应规范化,开展理论与实践并进的研究路径.

    2017年08期 No.172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 数学课堂新授课个别提问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吴建朵;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提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选取两位数学教师的同课异构新授课进行录像和切片分析,得出课堂个别提问的真实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数学课堂中个别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为教师反思及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依据.

    2017年08期 No.172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 把握教学过程的“二适”,转化数学学困生——兼论学困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李兆江;

    对数学学困生的教学,要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寻求平衡点设计教学,要以可行性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来拓展,巩固学困生的知识结构,提升思维力度.教师要开动针对数学学困生的教学智慧,将学困生的数学课堂"教活""教懂""教深",从而真正改善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提升学困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017年08期 No.172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案例透视

试题研究

解题研究

信息技术

  • 图形计算器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

    沈婕;

    图形计算器对于广大数学教师和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它具有哪些功能?应该怎样操作?如何利用它开展数学教学和学习活动?随着图形计算器进入到各高中学校,这些都是一线数学教师即将面临的问题."图形计算器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组几年来对图形计算器与高中数学教学在哪些地方可以整合,以及如何整合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通过我们在实践中的几个具体教学案例,介绍图形计算器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途径与方法,以及在整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今后教师开展图形计算器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深入研究提供启示和参考.

    2017年08期 No.172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 曲线包络的GeoGebra实现及教学应用

    唐燕;张志勇;

    借助GeoGebra构造包络现象的可视化教学情境,并以折纸问题的数学解释和函数最值的另类解法为例,探讨包络问题在中学阶段的教育价值.

    2017年08期 No.172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4K]

  • 关于举办首届“全国高中数学微课大赛”的通知

    <正>各省、市、区中学数学教研室、学校、名师工作室、教研员、教师:为促进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搭建优秀微课交流平台,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支持下,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数学教育》、会报《数学周报》拟举办首届"全国高中数学微课大赛"。一、活动目的搭建全国性的中学数学微课程交流平台,探索

    2017年08期 No.172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8K]
  • 下载本期数据